首页 > 新闻 > 行万里路,在艺术的海洋里孜孜以求 --艺术家徐嘉敏的游学历程
行万里路,在艺术的海洋里孜孜以求 --艺术家徐嘉敏的游学历程
时间:2022-10-09 09:25 | 来源:网络 | 作者:1141364747

中国南朝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说的正是艺术创作源于艺术家对气物的感悟与兴发。气物,即自然,即日常生活。艺术源于日常生活,却又从日常生活的庸常中超脱出来,带着理想,抒写情怀。

艺术家创作个性,对艺术美的创造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正是由于艺术家创作个性的存在,才不断地增添着艺术园地的无穷意趣,满足着人们丰富多样的审美要求;从另一方面说,艺术贵在创新,艺术家只有对社会生活持有独特的审美发现并能以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创造出独树一帜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艺术的道路上积极地、孜孜以求地吸取中外艺术精华并将其付诸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来,是形成自己独特艺术美的重要因素。

徐嘉敏正是这样一位热爱生活,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用自己独特敏锐的捕捉力和艺术创作的思维及成熟的技法,从事油画创作的艺术家。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是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通过长期的艺术创作,徐嘉敏己经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油画起源于西方,凭着对油画艺术的热爱,徐嘉敏在疫情前,她几乎每年都要到国外去参观学习、到国家级美术馆去近距离欣赏、观摹、临摹世界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吸取其精华。“我去过法国、美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家,最爱去的是博物馆及美术馆,每参观一个美术馆博物馆,我都会很兴奋,觉得自己像掉进了蜜罐儿里,我会在美术馆里静下来用速写本去描摹世界名画的轮廓,去描绘他们的线条,虽然只是画一些速写稿,但是我的眼睛所看到的每一件艺术品,都好像是丰富的营养品,特别的滋养我,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绘画造型能力”。

在徐嘉敏的艺术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花卉作品,精美的花瓶艳丽精致,寓意平安;徐嘉敏说:“给我感官冲击比较大的就是曾经去到的台北故宫博物馆,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馆里面有很多精品,粉彩的花瓶,翡翠的雕件,一些屏风的器物摆件,它们都美轮美奂;陶瓷工艺上的色料,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而且细节处也是繁复到极致,颜色的搭配和工艺简直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我深深敬佩这些古代的工匠,它们太美了,它们为我创作大量的瓶花作品打下了美的基石”。

徐嘉敏创作的精美壁画佛像作品,观之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那古璞而不失惊艳的色彩,庄重而不失鲜活的佛像神态,在油画作品中实属罕见。徐嘉敏说:“在2021年的金秋十月,我们跟随张小璐教授去往敦煌石窟壁画考察。这趟行程我的收获特别大,我们的最终目的地是莫高窟,也就是敦煌石窟造像群。我们途经了麦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炳灵寺的石窟,在行进过程当中还有榆林窟,也就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我记得到达的第一站是甘肃泾州南北石窟寺,当时张小璐老师告诉我们,古代的工匠艺术家都是依照当地的山上的矿物质,用当地有色矿物质的颜色来覆盖另一个矿物质的颜色,会呈现蓝紫色,褐色,综合土地底色的红色,在石窟造像的大量的衣物配饰上就会呈现一种迷人的古旧的红、棕、褐,紫。经历千年的岁月包浆,最终这个矿物质颜色的形成,对于我创作用壁画的形式感来描绘菩萨造像,矿物质原材料经过研磨反复的覆盖,最终呈现出来的形态对我的绘画艺术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徐嘉敏:“我非常佩服那些古代工匠的智慧,他们在当地就地取材,用大漠高原的红土地,用矿物质原料绘画出来菩萨造像,用色特别的精妙,特别的高级。这些矿物质颜色在经历千百年岁月风霜以后,颜色不是特别的新鲜,也不是特别的饱满,但是它的颜色是古朴的,深邃的特别有质感。另外无论是莫高窟还是榆林窟、南北石窟、天梯山的石窟、麦积山的石窟,他们所有的菩萨造像分别都有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五代十国隋唐服饰发饰各个朝代不同的风格,菩萨的衣裙、形貌和头顶的配饰也都不同,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也丰富了我们对于菩萨造像造型的认知,为我现在创作佛像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像基础。”

徐嘉敏:“我创作出来的这幅观自在菩萨作品,还有另一尊菩萨的造像作品,虽然用的是油画媒介,但是我呈现出来的颜色的色调、质感已经比较接近于壁画,接近用矿物质颜色呈现给我们的质感。因为我们通过二十多天的学习,我们积累了不少的现场知识,能够在现场拿着这个速写本描摹佛像。每个石窟内不能停留太久,我们一遍遍的用手电在墙壁上观照着颜色。并用速写笔把那些佛像的线条尽快勾勒下来。这些古老的工匠,他们的绘画直觉,以及他们绘画的技能,跟西方写实的画法,完全不同,因为西方的油画最开始起源于为皇宫和贵族画像,非常写实;而东方的,不管是石窟造像的壁画还是国画,以写意为主。这些菩萨佛像,包括敦煌的飞天伎乐舞蹈人物,也有很多写意的成分,它的衣裙飘荡,那些首饰,甚至能感受到环佩的叮当,整个色彩层级的丰富,因为通过经过岁月的剥离,我们能够看见菩萨脸上一开始是白色的蛤粉打底,后来有朱砂,上面还蒙着一层矿物质石料,有好几种颜色的材质的不同的附加叠加覆盖,最后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佛像圆润饱满的肌肤质感;此次敦煌游学让我深切体会到:我们中国最鼎盛的时期,南北魏晋朝唐朝时期的鼎盛时期,对佛教文化的顶礼膜拜,以及造像工艺的登峰造极;我们在郊外用红土地里面的红土,很细腻的红土,细筛子把它细成细,筛成细沙,筛成细如粉状的,就像女性用的干粉一样的粉状的沙,邮寄回来,老师现场教会了我们怎么用红土的细沙,用白乳胶做黏合剂,把它最终粘合成能够直接涂抹描绘为菩萨脸的那一部分的肌肤的颜色,这一趟行程令我受益匪浅,未来我将创作出来大量的壁画菩萨佛像。”

艺术家是美的创造者,艺术创作,是一种观察世界、思考人生的方式。当我们有了一定的阅历,对能力与天赋才能开始驾驭;而认识到自己、找到自己、接纳自己,甚或有机缘成就自己,是每个人必修一生的功课。徐嘉敏的游学经历、对美的认知和创造力,已经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绘画家,她绘画艺术的综合能力,源于她对艺术之路的不断深挖和探索,源于她在艺术的海洋不断吸取前人的智慧和营养并勇于实践,她对现代绘画的构成、节奏、对比、归纳等形成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对当代绘画空间、色彩、光影、人物造型的认识有其独特的见解和表达,她俨然是一位成功跨界的艺术家,在实践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又富有个性的艺术美。

正如她的老师比利奥.奥当诺(美国著名风景画家,他曾为了撰写的《密苏里绘画》一书,其足迹踏遍了密苏里州的114个县市)对徐嘉敏的评价:【你的作品的广度和深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震撼了我,你现在走的路是与其他艺术家不同,别具一格的。在你的画中,你对我们周遭的世界有着艺术性的回应,使之充满了感情色彩,变得光彩照人。你有着许多艺术家苦苦追寻的创造力,和聆听内在的自我的这种指引的能力。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也感谢你分享给我你美丽的作品。--Billyo/2022年9月28日.】

让我们来欣赏艺术家徐家敏创作的精美艺术作品。